感觉自己的思想宛如一个大烧瓶,我满怀好奇地向其中加入各种试剂。有的试剂含毒性,于是又急不可待设法再将其去除;有的试剂不稳定,与溶液的剧烈反应让我胆战心惊。有的物质易于沉淀,但也需要引入其它元素;另一些能做的只有稀释,添加之后再无反悔一词。想来还是旧时可用试剂太少,不下猛药手边也无计可施。曾几何时才接触反应机理,此前只能学神农尝遍百草。如今我也记不清瓶中所有的成分,只见它带着一丝不可名状的色彩,平静且悠扬。
发布于2025-03-27
感觉自己的思想宛如一个大烧瓶,我满怀好奇地向其中加入各种试剂。有的试剂含毒性,于是又急不可待设法再将其去除;有的试剂不稳定,与溶液的剧烈反应让我胆战心惊。有的物质易于沉淀,但也需要引入其它元素;另一些能做的只有稀释,添加之后再无反悔一词。想来还是旧时可用试剂太少,不下猛药手边也无计可施。曾几何时才接触反应机理,此前只能学神农尝遍百草。如今我也记不清瓶中所有的成分,只见它带着一丝不可名状的色彩,平静且悠扬。
发布于2025-03-27
父母就像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一样,有时不作为也是一种功绩
发布于2025-03-21
每个人是自己生活的第一责任人
发布于2025-03-01
所以人们真正期待的,到底是增长带来的结果呢,还是增长其本身呢?
发布于2025-02-24
我的外公去世了,几天前去参加了葬礼。
对于周围人的离开,我们的指导性思想是“哀而不伤”,但感觉自己实际做的只是从“伤”慢慢挪到“不哀”…
情绪也是有“黏滞系数”的:小时候的情绪像水,摇晃容器就会有各种造型;现在的情绪像蜂蜜,虽稳定却也少了一丝生机。
发布于2025-02-20
太快了,一切都太快了
发布于2025-02-10
分享一段话,它让我终于想起自己大一时为什么会选择数学系了:
The function of art is to hold a mirror up to nature.
And if we want to use art as a tool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us, we can hold a mirror up to it. But before we can do that, we need to invent to the mirror, and that is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me in.
发布于2025-02-03
我是从这学期初开始看《The Simpsons》的,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Rick and Morty》。如果说后者指出了我身上很多“不正常”的根源,让我产生了很多共鸣,那前者便向我展示了“正常”应该的样子,给我提供了理想生活的模板。
但另一方面,和其它大多数电视剧一样,它季与季之间质量的下降也为人诟病。我后来甚至发现一个词 "Flanderization",就是出自剧中的人物名,意指系列作品中人物的基本特征被过度简化到构成其整个人格的程度。
我曾戏称电视剧中也有个拉格朗日点,它是创作初衷与 Flanderization 拉锯的结果,就好像《Rick and Morty》第七季的某几集,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尴尬,我不知道《The Simpsons》的临界点在哪里,但希望不要很快遇到。
有时我在思考,Flanderization 是必然的吗?无论虚拟或现实中都一样,手段成为目标,特征成为写照,人们向时间与精力屈服,放弃最初的期许,用可能性换取一隅偏安。难道“善始者实繁而克终者盖寡”真是无可逃脱的诅咒吗?难道真像我某同学说的那样,只有知道在哪里结尾,才能讲出一个好的故事?
不,至少我会努力像第四季中的姥爷那样,打破第四面墙,与创作者针锋相对,反抗对人的消费主义,以一个独立、完整的形象出现在情节中,用生命去诠释何为好的作品。
发布于2024-12-26
背景:昨晚吃完外卖后开始腹痛,今天凌晨又被数次疼醒,同日部门要求推动立法,加强对饮食的监管。
“哎,真是的,你为什么一定要把事情折腾到 alarming rate 才肯做出调整呢?”
“不,其实这也是一种效率,它的反面学名叫作 premature optimization,就好像一堆数据如果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搜索,你就没必要对它们排序。”
发布于2024-12-20
以前的自己害怕不确定性,现在的自己试图用方差挽救均值
发布于2024-12-15
其实最早的时候我注册了两个 QQ 号(所谓大小号),大号代表身份,小号用于社交,但由于小号用得多,渐渐地就成为现在的大号了。
突然发现英语里面也有类似的例子:早期的时候 you 是 thou 的尊称,但由于这种礼貌形式越来越普遍,最终完全取代了 thou,而因为 thou 现在几乎只在礼拜语言中保留,它甚至被认为比 you 更正式。
语言还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如果把信息的沟通类比于交易,确实是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经济学现象的。
发布于2024-12-11
All will be well if you use your mind for your decisions, and mind only your decisions.
哎,虽然但是,感觉自己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割裂越来越严重了,白天由理性控制,梦境由情绪主导,颇有一种阴阳鱼的美
发布于2024-12-08
感觉现代医学就是在把 RuntimeError
转化成 AssertionError
,例如身体出现症状这是 RuntimeError
,而每一项医学检查会给出参考正常值,这就对应了一条逻辑表达式。
“你之前说如果自己夜跑配速慢于某个值就是当前状态有问题,这个如果不满足对应的是 RuntimeError
还是 AssertionError
?”
“好啦,不要乱玩双关了。”
发布于2024-12-02
从浙江来到安徽,有一方面的感受明显提升了:从下拉列表中找省份的名字容易多了 (Z->A)
发布于2024-12-01
哎,感觉自己在统计系确实没啥归属感,距离最早学数理统计也快一年半了,我看到 MLE 的第一反应绝对绝对还是“内存超限”(Memory Limit Exceed),而不是什么该死的“极大似然估计”
发布于2024-12-01
理想:花椰菜是星露谷物语中日均收益最高的作物,种 240 株花椰菜我一个春季能收益 5w 金币
现实:我一游戏日要给 250 格的植物浇水,得一格一格地点过去,并且浇完水就没有能量干其它任何事了
发布于2024-11-24
“终有一天他们会讲述你的传奇,我希望那是个好故事:它的主题应该是勇气汇成力量、信念化作希望、光明驱散邪恶、秩序战胜动荡——这是你交给时代的答卷。”
发布于2024-11-24
哎,大冷天能吃到热的饭,真好
发布于2024-11-19
想在泰拉瑞亚一个已通关的世界里打几只怪解解压,心血来潮试了试白天的光之女皇,本以为自己都有了最高级的装备,结果被秒杀了…
突然有一丝伤感,却又觉得很真实——一些问题就不是拿来解决的。
发布于2024-11-11
M 中心,六地球年。
2018年11月10日
是我们寻找自我的开始,走过无知纪元、信仰纪元、宪法纪元,在后故事纪元中扎根,达到一个我们所认可的成熟度。很多事情是不平凡的,只是我们做到了。
It may take some time, but I promise a result.
举杯,致敬这个世界。
发布于2024-11-10
渴望一段不计分、不分神的生活
发布于2024-11-06
The Citadel's problem isn't homeless Mortys or outraged Ricks.
美国大选出结果之前,重新放一遍这段话
—— 国家的问题,既不是共和党人也不是民主党人,…
发布于2024-11-05
成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发布于2024-11-04
是的
我们必须仰望点什么
必须时常提醒自己
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
从狭窄而琐碎的生存槽沟里昂起
向上 向着高远
看一看那巍峨与矗立
看一看那自由与辽阔
澄明与纯净
发布于2024-10-29
1024,程序员节!
感觉我的编程能力与统计知识是同步发展的:记得写完我的第一个 Python 程序,上网查了些资料觉得统计很无聊,“相关系数居然只是线性相关系数”;大一寒假时自学了些机器学习的算法,费劲周折终于得到了一团噪声;学了数理统计我会假设检验了,看到输出说不显著暗自庆幸万事大吉;大三上考完期末,我又把数据塞进了线性模型,对着微乎其微的决定系数有点神情恍惚;大三下我终于搞明白主成分分析了,哇哦,数据里面似乎还真藏了些东西…
扯远了,但各种意义上还是该感谢我高中竞赛老师。后来才意识到,这整段与计算机相关的经历对我的思想成长影响有多么深远。
这句话还是要放,它是我所认为的程序员精神:
I invent, transform, create, and destroy for a living, when I don't like something about the world, I change it.
发布于2024-10-24
台灯坏了,吓我一大跳
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黑夜的浓墨重彩与灯光的喧嚣
发布于2024-10-23
打破连续游戏时长记录:19:00 到 01:30,一共 6.5 小时
当我发现已经没啥可玩并退出游戏后,我充满惊讶和疑惑地望着自己:我也并不清楚自己是在做什么。在又一阵充满尴尬的沉默后,我为自己找到了理由:当一套新秩序刚刚建立,从“探索-利用”权衡的角度,多尝试确实是最优解。
早些时候,我是非理性在为理性辩护;而现在,我是理性在为非理性辩护。有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发布于2024-10-23
摇摆式期待未来,脉冲式学习工作,间歇式健康生活
发布于2024-10-19
最近好焦虑,看不清历史,看不见未来
放一段比较正的话
结果会成为头条新闻,所以我们容易对结果念念不忘。但是过程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言:“看来我们必须考虑到客观公正的概率。”客观正确的行为可能是最幸运的。我们将把这定义为最明智的行为。“我们可以希望变得幸运,但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明智。”我们将其称之为计算克制。
发布于2024-10-13
感觉互联网是真神奇,从包含了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 TCP 连接,到表单中甚至无需我知情而被追加的 CSRF token,再到基于数论不断迭代更新的非对称加密系统与现代密码学,what do I know?我是如此的无知和弱小,却又被保护得那么好。
在这场信息交互的代理人战争中,我只是被当作棋子的 Alice。
发布于2024-10-06
『不要焦虑啦~你能走到现在,靠的不是偶然。』
『纵使「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也有「永恒的东风」。』
发布于2024-10-04
人生是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谁目前跑的快,也不是谁先跑到终点。而是怀着希望跑完全程,快慢无所谓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区。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周围一些人加上我,还真就一人一个时区。
发布于2024-10-01
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增长本身,而是因为增长过程中带来的“相关利益”,如:更高的预期人均寿命、更好的教育等。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并非目标,甚至经济增长对于许多重要的社会福利目标也并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对于个人提升自己竞争力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并且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增长的放缓或许也不是坏事,如同机器学习中的 early stopping。
发布于2024-09-30
感觉我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就像对非凸问题应用步长随机的梯度法,每一次相关的经历就是一个梯度步。
时而徘徊在局部最优点的附近,时而会有一些大的动荡——偶尔也可能过了头,我无法知道当下的稳定是否是全局的最优——但多思考总不是坏事。
发布于2024-07-28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
发布于2024-07-18
英雄的旅程 —— 归途
一个奇奇妙妙的学期。
“火车行动”、“薯条行动”、“玉米行动”、“卫星事件”,打破了很多东西,有形的 (生活习惯),无形的 (the curses),似乎各种意义上都成长了很多。
“数学原理”,登峰与逃离。“历三年,塑造最好自己”。策略总纲在以半年一版的速度更迭着,描画着内心成熟度的边界。横向的权衡与纵向的权衡,给岁月以文明。
重启,将琐事交给微风,拿起笔,雕刻时光。
发布于2024-07-02
感觉自己在逐帧地理解一些情节。
所谓好的作品,当你来到相似的情境中时,你能知道这里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你会明白那些人物的行为是多么不平凡。
发布于2024-06-21
看到“生灭过程”大脑中模糊地飘着一句古文,现在终于找到了,是兰亭集序里面的。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好吧,虽然相关性不是非常显著。
另外“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不就是强马氏性吗??
发布于2024-06-19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
发布于2024-06-15
船正在下沉,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它完全沉没前尝试靠岸
发布于2024-06-13
想到的一些关于高考语文的讽刺,艺术性高于真实性。
我写作文的通用伎俩是,第一段先点题,然后把材料一脚踢开,开始按照最常规的立意写,快结尾了再急急忙忙想把主题给拉回来。
突然发现,我的大学生活似乎也是这么度过的。
每次遇到读不懂的古诗,我就答作者怀才不遇,后来才意识到,与这些诗人相比,最怀才不遇的竟是我自己。
“你说命题老师真的从心底希望我能读懂这篇小说吗?”
Anyway,还是该感谢高中语文,当时我一些思想上的萌芽就得益于它。虽然也很讽刺,我甚至需要依靠应试教育的产物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发布于2024-06-04
六月,我们看海去
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意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发布于2024-06-01
我是真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初高中的小朋友来科大参观。我觉得了解一所大学的最好方式是,随机走进一个课堂,旁听一节课 —— 低年级的课堂视觉效果可能会好些,但是也都无所谓。高等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一定是其中的人而非物。
发布于2024-06-01
三十天倒计时
Because I wish that would change.
I wish anything about this life would change.
发布于2024-05-28
误落尘网中,一去二十年。
发布于2024-05-11
不知道为什么,两种非常强烈又截然相反的情绪在我身上中存在着。一方面,这个学期进行到现在,早已是身心俱疲,只希望能快点熬过去;另一方面,却也幻想着现在的状态能永远持续下去,对于走出现在的环境,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小行星终究是会来的,生命大概也终能找到出路吧。
发布于2024-05-07
“其实我发现,我遇到的各种问题抽象出来就是几个类别,分别占一定的比重,之间互相在转移罢了。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被一些问题灌醉的时候,就可以对其它问题视而不见了…”
“那会有平稳分布吗?”
“或许吧,大概会有两个吸收态,一个叫做麻木,一个叫做虚无。”
发布于2024-04-21
“我们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停地与来自内心和周围环境的混乱无序作斗争;但是我们愿意相信,假使能够读懂自己的灵魂,我们身上那种不可或缺、意义重大的东西必将呈现。”
我觉得前半句是对我一直以来状态的精准刻画,但后半句是否为真,我只能拭目以待。
发布于2024-04-16